您的位置: 首页 >专题栏目>德育品牌>文件公示>详细内容

2018学年第二学期德育处工作计划

来源: 作者: 发布时间:2020-06-08 09:34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2018学年第二学期德育处工作计划

 

“为谁培养人、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”带着这样思考,本学期,对学生德育养成、学校德育工作,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明确,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德育指向的角度出发,紧紧围绕上级部门的要求,发掘德育工作的无限美好,聚焦学生优良品德养成,对接“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”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理论,提出“和美好的一切在一起”的工作理念,丰富德育活动内容、拓展德育活动阵地、建设德育活动场所,依托“五育联动”特色德育育人机制,致力把学生培育成“明德 正心 知书 达礼”的“美好职技人”

 

一、进一步明确德育工作思路

    确定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内涵。学校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,深化和落实我省“品德优良 人文扎实 技能精湛 身心健康”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内涵;积极践行办学价值观,坚持地域特色与学校文化融合,根据学生实际,着眼会生存、会生活、能创造三个方面,凝练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,形成独特的校本表达:培育有梦想、有情怀、有担当、有温度、有操守的“禹道匠心 身正技高”高素质高技能人才。

明晰学生核心素养的德育指向。职业教育除了为政治经济、为社会服务之外,亦为“人心”而服务;核心素养的核心所在,就是关注“人”,这是学校育人本质的基本诠释。培育学生核心素养,学校积极倡导育人本质的回归,始终坚持德育先行,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着眼核心素养,聚焦必备品格,明确德育素养为:明德 正心 知书 达礼。

厘定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的方法路径。进一步构建核心素养养成机制,重塑核心素养德育课程,优化课程供给,满足学生个性需求;创设核心素养养成新阵地,实施核心素养显性化评价。

二、进一步推进“我们的”“有趣的”“难忘的”德育机制

1.扬善以明德——建好一个“明德学堂”

着力培育育人文化之美。推进人文景观建设项目,建设德育展厅、德育展台等核心素养养成活动平台,推行“看得见的德育”,加强德育氛围营造,彰显环境育人力量。

提升德育课程之美。打造一批思政金课,上线“国旗下金课”,开设“明德学堂”德育课程;做实德育温度之美,着力培育“善行文化”,为学生提供温暖与幸福的感受。

践行育人合力之美。激发育人力量,打造多维育人共同体,创建家校共育品牌,进一步加强5个德育名师工作室建设,发挥教师引路人角色,加强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,出台《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实施意见》,找准职教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落脚点。

2.诚意以正心——办好一个“爱生节”

以爱启心,开展“爱生节”活动。重新设计制作《成长足迹》;设立夸夸箱、喷喷箱,加强师生交流,倾听学生心声。通过制度化安排,成立校内家长制,学校教师“四进四结对”,“四进”即进德育课堂、进学生食堂、进明德讲座、进师生网络,“四结对”是结对一个班级、结对一个寝室、结对一个社团、结对一个学生。

以诚慧心,提升学生人格素养。常态化组织百名教师访千户家庭活动,创新开展家长会,组织“师生共读一本书”等系列活动;把感恩教育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,开展“蓝丝带”行动;让学校的爱生理念成为一种生活方式,构建师生共享的幸福校园。

以行润心,促进学生身心健康。以心理辅导站为基点,常规开展心理主题活动;开足心理教育课程,持续开发心理校本教材;建立特殊学生的“一生一册”;除讲座、广播讲话等形式,持续推出心理慕课。

3.蕴雅以知书——用好一个“禹道国风”社团

做强特色校园文化。成立“禹道国风”社团,开展“禹道匠心”书香校园、风雅校园特色校园文化建设,践行“身正技高”校风精神,推进“禹道匠心”的学校文化精神。社团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分为艺术类、文化核心类、体育类、民俗类四大模块,包括传授茶艺文化的“雅茗轩”、传授书画文化的“翰墨轩”、传授儒家文化的“孔子学堂”、传授古乐吹奏的“德音阁”等。

充分发挥人文阵地作用。建设心旅共享书吧,开展职教领读者等活动,陶冶学生情操;依托校园文化节、寝室文化节、社团文化节、校企文化节等平台,实现学生素质拓展,提升学生人文素养。

4.敦行以达礼——做好一个“礼仪品牌”文章

建设礼仪特色课程体系。合理使用《礼仪读本》、《职教礼仪三字经》、《礼满课堂》、《职场礼仪》等校本教材,以礼仪选修课、专业礼仪进课堂等形式进行礼仪素养课程渗透。开展礼仪课题研究,释放教研“ 能动力 ”。

形成礼仪教育活动体系。汲取传统文化,彰显礼仪教育时代价值。确定诵读书目,搭建诵读平台。组成国学宣传队,宣讲中华经典、礼仪文化。营造教育仪式感,开展仪表仪容示范班、阳光学生、禹道匠星、微笑使者、“与雅同行”、礼仪之星、文明寝室、孝敬星、职场礼仪大赛等。

激发礼仪教育“朋辈效应”。结合“自我管理”开展“四自”教育。即组织学生开展自我教育,激发学生成才欲望;发动学生实施自我管理,培养学生美好品德;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实践,增强学生公民意识;培养学生自我服务的能力,塑造学生健康人格。使学生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;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;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;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。

 

 

(三) 进一步探索德育工作实现路径

 

路径

具体内容与实施方法

文化育人

文化熏陶(职教朗读者、传统文化知识竞赛、汉服礼仪展示、禹道国风社团、学校文化节、宿舍文化节、仪表仪容示范班方案)、德育展厅、德育展台、心旅共享书吧、读本开发、校园文化宣传、建设网络文化

活动育人

榜样选树活动(禹道匠星、孝敬星、礼仪之星评选比赛)、素养比赛(朗诵比赛、大合唱比赛、歌咏、征文、演讲、绘画、知识竞赛等)、学生社团(星海艺术团、铜管乐队、礼仪模特队)、校园活动(国旗下金课、红色匠心青春回响活动、新生入学仪式、军训、成人礼等)、道德讲堂、名人宣讲、夸夸箱喷喷箱、暖心卡、善行榜、爱心义卖、多媒体宣传、模拟法庭等。

实践育人

综合实践活动课、社会实践、志愿者活动、环保互动、生活情境实践、冬夏令营、职业角色体验等。

课程育人

明德学堂、礼仪读本、生命教育读本、德育课教案、心理健康教育、大国工匠、主题班会课、《浙江潮》、礼仪心理慕课、青春期教育、、综合素质培养课程体系、校本课程/地方教材、时事新闻课、生涯规划、开学第一课等。

协同育人

家访、家长会(常规家长会、企业家长会)、家长学校、家长委员会、家长志愿者、家长评委、党员育人示范岗、企业班主任、社区活动、法治副校长等。

管理育人

核心素养评价系统(方案)、德育名师工作室、班主任攻略、德育课题、学校制度(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等)、德育品牌文件、四自管理、朋辈教育等。

 

 

 

 

德育处

2019年3月
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